﹁青田街八巷十號﹂是一棟八十多年的台灣日式建築。歷經兩年多的修復,始終秉持﹁修舊如舊,又更舊﹂的一貫精神。﹁修舊如舊﹂使有形空間中仍可尋得歷代主人家居生活的記憶線索,而﹁又更舊﹂意味著﹁茶文化活水﹂的注入,使老屋歸於﹁數寄屋︵茶室︶﹂風格,引領你我不斷深掘那隱藏於該風格背後的歷史脈絡根源──茶禪歷史及建築史,展現出深厚的人文底蘊。

和合系列

一八六八年,明治維新開始。西方文明鎔入日本生活,鑄造出一股新時代美學型態,展現出一種﹁兼容並蓄﹂、﹁自由開放﹂的欣榮景象。挑高氣派、幾何造型等特色開始出現於本地民宅建築,衍生﹁和洋折衷﹂時尚樣式,後遍及台灣等地。無所偏廢而取二者精華共存於一體,堪稱東西方文化彼此認同、存在、融合的和諧印記,是獨樹一幟的文化風景。

和洋茶室

書院造住宅最具精神性的空間—﹁座敷﹂,包括床之間、圍棚、付書院,象徵著主人家的內心世界。就如同紫禁城的﹁太和殿﹂,為國家舉辦重要典禮地方,隱含了賢君的志向,名為﹁太和﹂,心繫﹁天下太平﹂。﹁心平則世界平,心淨則國土淨﹂,根本起於一念平和的心。
當﹁茶生活文化﹂走入﹁青田街八巷十號﹂,座敷取名﹁太和座敷﹂,願透過一盞又一盞的茶時光,在茶香氤氳、氣韻悠長過程裡,淨化心靈,以智慧和氣處世,致力往﹁茶和天下﹂最高境界邁進。

太和座敷

﹁和合﹂二字經星雲大師揮毫落紙,牽起了一段命中注定的緣份。當它走進﹁青田街八巷十號﹂,成了高掛的書法一筆字,亦成了茶空間的座右銘。不禁想起唐代詩人劉禹席︿陋室銘﹀曾曰:﹁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;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﹂。正是這句話時刻提醒著來往者,惟有堅守茶德—﹁和﹂,由近及遠延續下去,從人與自身之間、人與人之間、人與社會之間、人與天地之間皆和睦合作、共處,才是茶室散發無窮魅力所在。

和合續間

讀書飽覽天地,品茶啟發智慧。在每個茶香縈繞、茶韻溫潤的生活片段,凡︵煩︶事請問茶,以﹁四十八分之一﹂的概念,每天空出三十分鐘泡一壺茶,品嚐生活的箇中滋味,傾聽內在,與心對話,在反思領悟中實現更好的自己,在一杯茶中醞釀﹁身心和﹂的智慧結晶。

書齋茶房

日本茶道根植於中國禪宗文化,經遣唐僧侶引入後,飲茶內涵歷經多次蛻變,從﹁喫茶養生﹂至﹁茶寄合﹂、﹁書院茶﹂,至﹁草庵茶﹂等形式,不斷的內化與傳承,領悟出﹁一期一會﹂的生活哲學,體悟了﹁侘寂﹂的生活美學,並淬煉成﹁茶道﹂的生活儀式。一方茶室,蘊藏著大千世界;一碗茶,直指人心。

台目茶室

茶不捨,感恩情。茶籽破土生長、長成茶樹,經茶人採摘嫩芽、精心製作,化成一抹清香、陣陣甘甜來到嘴邊,茶逢知音,綻放了畢生風華,滋養著茶人的靈魂生命。以感激之情昇華茶緣,拾感念之意築成茶牆,不忘茶之奉獻。

不捨茶亭

眾人和合,行﹁六和敬﹂,注入﹁身和同住、口和無諍、意和同悅、戒和同修、見和同解、利和同均﹂之茶禪精髓,以﹁和﹂為禪茶基底,交織出和諧交流、和樂相處的香氣,薈萃成﹁茶禪一味﹂的芳香珍茗。

六和茶屋

﹁應是水中月,波定還自圓﹂,焚一爐香,沖一壺茶,領略古人悠遠意境,如水月邂逅了風,盪起片刻漣漪,惟天上月兒始終完好,水中的倒影最終随風而停、繼續圓全,意味保持﹁和﹂的初心,將度過一切困厄,迎來圓滿結局。

邀月茶席